早发白帝城古诗带拼音,早发白帝城古诗意思
七言绝句怎么写?能不能以《泊秦淮》为例讲解示范一下?
七言绝句有四个定格,分别由七言四律句有机构成。这四律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仄平,平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平仄仄。其首字都平仄不拘,除第二式外,其余三式的第三字也平仄不拘。而一、三句无准律句,第二句可律变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和仄仄仄平平仄平,第四句可律变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仄,但这里的仄仄仄不能视为古风句式“三仄脚”。因为诗律学上明确规定,七言仄仄脚句型倒数第三字“以用平为定格,用仄为变格”。而所谓“变格”,就是指它由律句变成了“准律句”而已。因此,这四个句式就组成了四个定格,即首句平起平收式,首句仄起平收式,首句平起仄收式,首句仄起仄收式。杜牧的七言绝句《泊秦淮》用得就是首句平起平收式。请看定格:平平仄仄仄平平(韵脚),仄仄平平仄仄平(韵脚)。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(韵脚)。接下来,我们把杜绝列出便知其理其则了。请看——
烟笼寒水月笼沙,夜泊秦淮近酒家。
商女不知亡国恨,隔江犹唱《***花》。
注:本人迄今所发表的所有诗词文论对联乃至所有答复,全为即兴所作,并不参考任何资料。如记得不准,认知有误,还望海涵!
问题:七言绝句怎么写?能不能以《泊秦淮》为例讲解示范一下?
七言绝句出现的很早,不过在唐朝达到了顶峰。因为在初唐格律诗的规则渐渐定型,所以七言绝句大多数都是格律诗,古体七绝极少。
绝句的创作,首先要明白诗体,了解古体、近体两种绝句的基本规律。其次,再了解绝句的章法布局。
至于炼字、炼句,就看自己的积累了。
1、平声韵的韵脚与白脚
南北朝梁陈之间的庾信有一首七绝《代人伤往·其一》
失,是入声,属于仄。
古体七绝不需要遵守格律诗的平仄要求,但是韵脚和白脚有平仄的要求。
这首诗押平声韵。2、4句押韵,韵脚是:鸯、双。第1、3句不押韵,白脚都是仄声字:鹤、失。
2、仄声韵的韵脚与白脚
谢邀!
我们现在讲的七言绝句,主要以近体诗为主,要写七言绝句,首先要掌握基础知识。
1、押韵:七言绝句押平韵,对于初学者建议用《中华新韵》押韵比较宽松,可以通押。
2、平仄:《中华新韵》它是以现代汉语四声为标准。即:阴平(一声)、阳平(二声)、上声(三声)、去声(四声),读音时,四声读标准了,平仄很易容掌握。阴平、阳平为平;上声、去声为仄。
3、对仗:绝句可对仗不对仗皆可,如果对仗,一般首联对仗、也有尾联对仗。
4、七言绝句格式:
①平起首句入韵:
平平仄仄仄平平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仄仄平平平仄仄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
②平起首句不入韵:
怎么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?
近体诗又称格律诗或今体诗,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,所以泛义上说,古诗中除了近体诗外,其余都可称为古体诗。
中国诗歌发展与汉语言的发展是分不开的,例如,我们读诗经时,会发现基本上都是四言的句式,其主要的原因就是,当时的汉语言还处于一个较初级的阶段,其中一个特征就是存在大量单音节词,这使其组成一个四言的2/2基本节奏也变得困难,于是我们便发现,为组成基本的诗句节奏,其***用了大量的叠字和无实际意义的虚字。
在隋唐以前,汉语言还是处于一个走向成熟的阶段,这阶段不论最初的诗经体、楚辞体,以至乐府体、包括歌、行、吟、引等等,都全部属于古体诗。
由于汉语语音体系的不成熟,也使古体诗具有一个特点,就是基本上都为配乐演唱,所以又称作诗歌。
以隋朝陆法言等人编《切韵》为标志,汉语言完成了发育,语音上也从上古音体系步入了中古音体系,为近体诗的形成创造了语言条件。
于是,一些诗人开始尝试不借助配乐,仅运用文字的声律去进行创作,并在唐代将其推向高峰,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声律规范。后人又将依此格律标准创作的诗,都统称为格律诗。但在格律诗定律后,一直到现在,仍是有不少作者进行古体诗创作的。
有些人说,唐代诗人写诗也不是全依格律,这句话是对的。因为基本上唐人写格律诗的同时,也都会写古体,而有些句数、字数和律、绝一样的作品,如五言古绝等,其并不符合近体诗的格律标准,所以仍属于古体。
现在,由于古体诗的曲谱尽秩,加之上古语音一直处在发展阶段,这使我们很难象近体诗那样,归纳出其平仄规律。故今人也将不依格律写的仿古诗,称为古体诗,如七言、七古等。
主要区别
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主要区别是,古体诗要求比较宽泛自由,而近体诗要求,相对比较严格。
古体诗
古体诗寥寥数语基本上就可以说清,其形式有四言、五言、七言、杂言等,不要求对仗,平仄与用韵也都比较自由。
近体诗
近体诗又称为格律诗、今体诗。是初唐后为区别于古体诗而命名。它不同于古体诗之处在于,它对于句数、字数、用韵、对仗,都有着严格的要求。
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。其中,律诗包含五律、七律、排律;绝句包含五绝、七绝。
近体诗(格律诗),要求平仄相间,骈散结合,押韵。平仄相间很好理解,平平仄仄,仄仄平平;骈散结合,骈,对仗,散,不对仗;至于押韵,因近体诗以平韵诗为主,就以平韵诗举例,即,尾字是平声处,均须押韵,而且,只可同部同韵押,不像填词那样可以同部邻韵通押。
近体诗共有四式,以首句区分,首句句式分别为:仄起仄收,平起平收,平起仄收,仄起平收。
以五绝举例如下——
我来回答楼主问题:怎么区分古体诗和近体诗?
(这是一篇扫盲小文,格律高手可以绕道。)
我们先来看杜甫的两首五言诗:
A. 丽春(唐·杜甫)
百草竞春华,丽春应最胜。
少须好颜色,多漫枝条剩。
纷纷桃李枝,处处总能移。
如何贵此重,却怕有人知。
B.上白帝城(唐·杜甫)
城峻随天壁,楼高更女墙。
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古体诗,什么是近体诗。
古体诗近体诗概念来自唐人,唐人站在自己的历史视角,把产生于两汉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各种诗歌,统称为古体诗;这一类诗歌总体比较自由,押韵也较宽泛,因为那时还没有格律诗,自然就没有什么平仄规定,对仗要求。有齐言诗(每句字数相等),更多的是杂言诗,每句字数不等,篇幅可长可短,既无格,也无律,可以看作是古代的自由诗。
近体诗则是唐人把产生于南朝齐梁陈隋以来的格律诗叫作近体诗,即唐朝近代以来新诞生的格律诗,这种叫法一直沿用至今。
近体诗只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、五言律诗七言律诗,还有少量的排律或称长律,这几种形式。近体诗押韵要求近乎苛刻,只押平韵,一韵到底。而且只能押官方指定韵书中同一韵部的韵,邻韵近韵不能通押,如有违反,在科举考试中有可能被打零分。
近体诗绝句可对仗可不对仗;律诗第二三联必须对仗;长律无论多长,除首联尾联可不对仗外,中间所有联句必须对仗,也是一韵到底。
近体诗句内平仄讲究两两交替;两句为联,联内平仄讲究上下相对;两联之间要相“粘”,即二三句平仄大体相似。
判断一首诗是不是近体诗,有一简单方法,就看句子是不是律句,律句平仄就看二四六字平仄,五言二四平仄只有两种情况:平一一仄,或,仄一一平,除了少量拗句,没有例外;七言二四六平仄也只有两种情况:平一一仄一一平,或,仄一一平一一仄,除了拗句,没有例外。
需要注意的是,古汉语四声是平、上、去、入,古典诗词平仄划分为:平声是为平,上去入声是为仄声。现代汉语四声已取消了入声字,阴平阳平属平声,上声去声属仄声。入声字已按复杂的规律,数量不等,分别化入进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中去了,因而有些看似是平声字,如白、得、国,实际是入声字,属仄声;还有一些字,如看、听、教等是平仄通用字,可取平也可取仄,不能简单下结论,这就需花时间给于鉴别。
知道了近体诗的基本特征,判断一首诗是不是近体诗应该就不是难事。
问题:如何辨别古体诗与近体诗?
旧体诗中有两个分类,不遵守格律的诗叫做古体诗(古风)、遵守格律的诗叫做近体诗(格律诗)。
这两种诗体有的很好区分,有的很相似。老街说一下几种区分的方案。
齐言诗是指每句字数一样的诗,杂言诗是字数有长短的诗。例如李白《静夜思》是齐言诗:
李白的《过故人庄》也是齐言诗:
李白的《蜀道难》是杂言诗:
大家要注意的是,杂言诗一定是古体诗。齐言诗有可能是古体诗,也有可能是近体诗。例如《静夜思》是古体诗,但是李白的《过故人庄》是近体诗。
近体诗一定是齐言诗,但是齐言诗中有古体诗与近体诗。古体诗有几个特点如下:
1、押韵
1)邻韵的使用